2)第1章 登基称王_康乾盛世,我吃定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而且,按时间来算,此时的清廷,多半都已经知道台湾发生叛乱的事了,接下来必定会派兵来攻。

  甚至不出意外,来的应该就是清初名将之一,福建水师提督施世骠,以及南澳总兵蓝廷珍。

  自己这波要是败了,肯定得被拉去北京凌迟。

  而直接投降…估摸着还是要凌迟。

  因为自己那个“合伙人”杜君英就是投降的,结果也被拉去凌迟了,两人历史上甚至还“拼了个车”。

  所以,朱怡炅压根没得选。

  等死是不可能等死的。

  那就只有把这块烂摊子尽量做大一些,做久一些,如此,他才能更安全。

  而且,康乾盛世?

  呵呵。

  就算自己最后还是失败了,也已经尽力了。

  而万一成功了,那不就赚大了。

  一想到这里,朱怡炅不由就是有些心潮澎湃起来,嘴角也是忍不住一咧。

  殿下,一人见状,不由疑惑发问道:“大王?您怎么了?”

  朱怡炅回过神来,见说话之人却是黄殿。

  此人是朱一贵集团的核心成员,同样也是“自己”的把兄弟。

  “嗯,孤没事!”

  朱怡炅摆摆手。

  黄殿听罢,也没在意,继续说道:“大王,小弟也以为杨将军这话说的在理。如今我大明既复,那李直三不仅不来拜见大王,反而还胆大包天,聚众违逆我大明天兵。

  小弟愿为大军前锋,为大王扫平李逆,全据阿猴。”

  这话一出,其他人似是终于反应过来。

  纷纷各自开口,也争着抢着要为大军前锋。

  呵呵。

  这可是个好机会啊!

  无论是在朱大王面前刷存在感,还是为自家扩大势力范围而言。

  一时间,不论义军各部,还是郑家旧部,都是出言争抢了起来。

  就连杨恭为代表的部分清军降将,也是加入了其中。

  而整个场面也是迅速失控,从开始的争抢,迅速演变成了争吵,然后再到互骂。

  眼看着,似乎就要在这大殿中打起来了。

  朱怡炅见状,刚刚激起的雄心,顿时又烟消云散。

  我特么……该说不愧是草台班子吗?

  就这架势?

  清军真来了,那还打个鸡儿啊!

  “好了,都给孤住口!”

  想是这么想,朱怡炅自然不可能真让这些人打起来,随即喝道,“此事干系重大,还需容后再议。今日孤既登大宝,全赖诸位兄弟之功,还是先行封赏之事吧!”

  果然,这么一番威慑利诱的话下来。

  众人心中虽仍有些愤愤,但也没有继续争吵。

  民族大义,反清复明,那太遥远,还是先顾好当下。

  升官发财,荣华富贵,这才是正事。

  朱怡炅也未让众人久等,大手一挥。

  一名被义军不知从哪里找来的老太监颤颤巍巍的上前,夹着嗓子宣读起了这大明永和朝的第一道圣旨。

  这圣旨自然是早就商量好了的,与历史上一样,不仅国公册封了二十七个。

  其他侯伯什么的,朱怡炅同样也是毫不吝啬。

  反正他们这个小朝廷就是个草台班子,爵位也不值钱。

  而且再有个把月,清军就要打来了,没必要这个时候,在这上面省着。

  朱怡炅这边大方,殿下众将甭管心里怎么想的,面上俱是感恩戴德。

  尤其是义军所部将官,更是高呼朱大王大气!

  “眼下封赏既定,诸卿这便先退下吧!有何要事,待明日再议!”

  朱怡炅威严摆手。

  “臣等遵旨!大王万岁万万岁!”

  众将听罢,纷纷拱手退下。

  这略显潦草的称王大典,便算结束了。

  朱一贵,于康熙六十年起义,历时两月占领全台,自号大明中兴王,改元“永和”。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