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64章 围城打援_康乾盛世,我吃定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64章围城打援

  宁国府(宣城)。

  位居皖南腹心之地,在芜湖彻底崛起以前,一直以来都充当着皖南门户,南京腹地的重要角色。

  一旦宁国府失陷,则皖南必不可保。

  明军的初步战略实际是以陆师先下太平府,水师再打通长江。

  如此,借着采石矶这个历史有名的渡口打通长江水路。

  届时,靠着长江水路的支持,第一军往西凿穿池州府,拿下这个进攻安庆的前沿阵地,第二军则稳扎稳打,南下慢慢蚕食皖南。

  毕竟皖南多山,尤其徽州那一片更是崇山峻岭。

  本来杨恭是没想打破这个计划的,朱怡炅都特地把郑定瑞这个稳如老苟的老将派过来给他打辅助了,不就是为了让其安分点,不要再兵行险着了。

  但是先前太平府一战,在清军守将是个憨批,还主动出城浪战的前提下,自己这边又占据兵力优势,就这样都还能打个有来有回。

  这要是还按照原计划,兵分两路打过去……

  要知道明军西征大军只有六万兵马,这要是清军还继续浪战,以明军强悍的军纪带来的战斗力,自然是天下无敌。

  但要是清军选择死守怎么办?

  一座城一座城啃过去,怕是自己都还没啃下皖南,明军这边就已经被磨光了锐气。

  到时,安庆的清军要是再渡江南下,明军的战略必定全面失败,要么深陷战争泥潭,要么退回南京。

  这可是明军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的事情。

  所以,杨恭决定改变一下计划,郑定瑞的第二军还是让其南下,而他则表面往西,实则在芜湖县调头,绕后去攻宁国府。

  一战定乾坤。

  一如当初的浙江大战,表面兵指宁国府,实则围城打援,把清军吸引过来与自己野战,一口一口将皖南清军全部吃掉。

  要是宁国府的清军不顾南下的第二军,一门心思死守怎么办?

  那就更简单了,继续围城打援呗!

  杨恭就不信自己大军包围宁国府,其他皖南州府的清军不来救援。

  真不来救,那他就与第二军合兵,拼着付出点代价把宁国府硬啃下来又如何。

  一支合格的军队,不可能总是打顺风仗,先前强攻南京的硬战第一军也不是没打过。

  就在戴坤还领着宁国府练军于黄池镇布防,将郑定瑞的第二军拦在长河对岸的时候,杨恭已然带着第一军进入宁国府腹地。

  进入宁国府的第一日,第一军前锋便连破马家园、西河、青弋江三镇。

  甚至都不能算破,面对杨恭大军来至,三镇的乡绅土豪,还有地方巡检全都麻溜的献粮投降了。

  反正当谁的官儿不是当,他们这种级别的末尾小官,连人带家眷都在本地,压根没那些封疆大吏的包袱和顾忌。

  前锋一日之内连破三镇,兵锋直指青弋江东的寒亭镇。

  寒亭镇以东,一马平川,往后数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