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3章 缓称帝_康乾盛世,我吃定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着令湖州府第二军第三镇、第四镇、第五镇三镇即刻北上苏州府,增援第一军。”

  朱怡炅虽然压根没打算这么快就攻打江南,毕竟现在的明军连浙江都没完全控制,浙南也只是初步建立起了行政机构,大明的主要高级官员等一套行政班子其实都还在福建。

  要是这个时候明军对江南发动大规模进攻,别的不提,只后勤补给还有兵源补充就能让大明捉襟见肘。就比如眼下,杨恭管朱怡炅要人,但朱怡炅上哪儿去给他弄人,至多至多只能从临近的第二军抽调。

  毕竟,这苏州既然吞都吞下了,那想让大明吐出来绝无可能。

  不过,朱怡炅同样也没顺着杨恭的心思,协调支援的兵力也就半个军,若是杨恭坚守苏州,这些兵力肯定是够了。

  但要杀出苏州,却还是有些风险。

  按朱怡炅的思路,全面进攻江南至少也得等迁都完毕再说。

  不过说起来,杨恭此番一如既往大胆进兵,却也是无意间帮了朱怡炅一把。

  月前朱怡炅还在泉州时,也是骤闻杨恭在浙江大破清军二十万大军,一时间过于激动之下竟是没能耐住性子,顺势默认了王礼等文臣们的劝进。

  待到事后缓过神来,才惊觉似有不妥,又与邬思道一番商酌。

  眼下大明看似如日中天,国势日盛,但实际也只有两省之地,哪怕未来兵进江南,说白了也就是割据东南三省,连半壁江山都算不上。

  只不过,江南本身既是财赋重镇,且南京城虎踞龙盘,乃帝王之基,又是六朝古都,就连昔日太祖高皇帝也是定都于此,政治意义非凡。

  所以只要朱怡炅打下南京,纵使只有三省之地,也可立进九五,届时天下人不但不会笑他,反而还能进一步增强大明自身的凝聚力,显示他朱怡炅的反清决心,也可吸引更多英杰(野心家)往来投靠。

  可这若是换在杭州称帝,那意思就完全不一样了。

  虽说现在这伪清天下仅他朱怡炅一家大明,不是皇帝胜似皇帝,可要是不走南京称帝的流程,而直接在杭州登基,那其实与在福州甚至泉州台弯登基没什么两样。

  不论传至天下,还是他们这个集团内部,都会与人一种得过且过、骄傲自满的感觉。

  李自成、吴三桂便是前车之鉴:哪怕是当一天皇帝也好啊!

  当然,还有一点,杭州历史上唯一充当王朝都城的,还是在南宋,南宋却是被金国女真干碎了北宋才冒出来的。

  南宋同样又是金国臣属,现在的伪清最初建国就是后金,自称金国女真的继承者,同样打垮了大明,干碎了南明。

  这么几层隐匿的关系在,朱怡炅要是就在杭州着急登基了,那叫什么话?

  也给人家大清称臣?

  经过邬思道这么一点拨,原本只觉有些不妥的朱怡炅瞬间明悟。

  的确,便是自己不在意,放眼天下,这大义名望也是非常重要的。

  就比如那林俊,虽然也有实际不如的原因,但同样也是因为大义有缺,这才不得不行退让之举,使他朱怡炅未费一兵一卒就得了汀州府。

  现在,杨恭进占苏州,却是正好给他做个借口,既可缓行称帝,也不至于让麾下文武误会他是在惊惧退让。

  正当朱怡炅为了苏州还有称帝的事闹心的时候,南京的隆科多却是还在与施世纶两人互相扯皮。

  这扯的自然便是漕运的问题,施世纶作为漕运总督,与河道总督陈鹏年职分相辅,都是总督运河漕务。

  说句不客气的,没了他们,整个满清中枢起码得瘫痪大半。

  现在,隆科多这个江南总督竟只是为了所谓的战略安排,直接单方面切断了京杭大运河以南的航道。

  虽然隆科多封的那段运河实际已经不在清廷控制了,但该走的流程还是得走,且隆科多今日能封一段,明日就能封另一段。

  隆科多这么弄,不是让他施世纶难做吗?

  而且更过分的还是,隆科多不仅掐了漕运,还打上了他麾下漕镇兵马的主意。

  漕运总督,不仅身兼巡抚之职,职分与江苏巡抚有很大重叠,同样也管漕运,有兵马傍身,因此漕运总督也被称为漕帅。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