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0章 提出需求,解决问题_重生从丢掉白月光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意门生。

  “学校有学校的规章制度,但学生也有学生的实际需求。”

  陆沉接着往下说,徐怀民手上的动作也随之停顿了两秒。

  正当他在思考眼前这个年轻人下一步会作何行动之时,便听到陆沉继续说道:

  “我希望我的创业团队能够让学校与学生之间达到一个平衡。”

  “说说看。”

  这一次,徐怀民直接放下了手中的笔。

  两人近距离对视,一旁的钱斌都有些发怵地移开了目光,但陆沉仍旧保持着淡定:

  “徐书记,我想先问一个问题。”

  “你说。”

  “创业大赛是在上学期末进行宣导,所以这笔奖励基金应该早就已经立项,下发时间和助学金比起来应该也会更早?”

  “是。”

  徐怀民点了点头。

  助学金确实要比奖励基金更加重要,但两者的流程复杂程度不可同日而语,毕竟递上来的材料需要逐层核对,这也是为了对家庭条件不是那么好的学生负责。

  “但现在已经开学一个多月,如果要等助学金发放到位恐怕就需要11月中旬,共计两个半月的时间里,这些学生的生存环境一定会更加艰难。”

  陆沉继续说道,徐怀民也陷入了思考。

  作为政法大学的团委负责人,他的地位和能力放眼全国高校同样不容小觑。

  所以陆沉说的话他并非考虑不到,也正是因为他考虑到了,才会对这件事情亲力亲为,不仅亲自参与审核材料,还会多方催促其他部门完成审批。

  只是这件事情在缺乏外部支撑因素的环境下确实会有些棘手,像是大三大四的学生学校还能牵线提供一些兼职岗位,但大一新生课业繁重,再加上心思又比较单纯,无论是出于学业还是安全考虑,这种方式显然都不可行。

  “那你对此有什么想法呢?”

  他主动向陆沉问道,而陆沉也给出了早就已经准备好的回答:

  “我希望能够把5万元的创业奖励基金作为助学金的第一笔发放,与此同时,向大一年级贫困学生提供20个兼职。”

  “兼职?”

  或许是因为被说中了痛点,徐怀民先关注到了这个信息。

  陆沉点了点头:

  “这些兼职的工作时间都会安排在周末和其他没有课的时候,工作地点也会尽量安排在校内,为了确保大一新生的安全。”

  他这番话算是在无形中解决了徐怀民的所有疑虑,虽然这些疑虑徐怀民根本就没有说出口。

  徐怀民带着赞许的目光看向他:

  “你打算怎么做?”

  “那我也需要向学校提出一个小需求了。”

  陆沉笑了笑,在把解决方案和盘托出之后,才开始谈论自己的需求:

  “希望学校可以同意我们关于创业基地的申请。”

  “我明白了。”

  徐怀民两手交叉地放在办公桌上。

  他还是低估了陆沉,这个年轻人显然比他想象中更加聪明,当然,也更有格局。

  “学校为你们提供创业基地,你们回馈给学校学生兼职,这确实达到了你口中的平衡,也是一个正向循环的过程。”

  他为陆沉的方案做了一个简单的总结,而陆沉脸上却看不出任何骄矜。

  徐怀民顿了顿,继续说道:

  “可是学校原本就已经承诺要为你们的创业项目提供扶持,你大可以直接过来向我申请,为什么要捐出5万元的奖励基金,还要提供20个学生兼职?”

  他心中其实已经有了答案,但还是期待严学东的这位得意门生能够自己说出来。

  “可是您不是也说了,希望我们可以不忘初心,继续为团队、为学校乃至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陆沉引用了他在汇报仪式上说的话,徐怀民笑着摇了摇头。

  这么多年来学校培养出了不少知名校友,有享誉全球的物理学家、跻身首富行列的企业家,也有国内当代文学的代表作家。

  也许现在的陆沉和他们比起来还是太过稚嫩,但他相信,在未来,这个男孩同样可以为这所大学增光添彩。

  “我答应你。”

  在陆沉泰若自然的目光中,徐怀民郑重地向他许诺:

  “思域楼一楼的空房间,最适合做创业基地,三天之内,我会让严学东把钥匙给你。”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