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四十三章 毓秀瓜绵_兴汉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书信一封,请他过来诊治。”裴茂说完,又微阖双眸,沉思稍许,终于回到最初的话题,给了裴俊一个答复:“蜀地颇多俊彦,在来时国家便嘱咐与我,要多加举荐。费氏不乏能人,此战功劳不小,我自当秉公处置。”

  “谢阿翁。”裴俊俯身拜谢。

  裴茂忽然问道:“你观那个王越如何?”

  “在任侠剑客之中颇有义名,不过。”裴俊心中一直萦绕着古怪之色,说道:“小子听说当日,甘宁本可以早些赶到灵堂,阻止刘瑁、孙肇残害贤良,却为王越所阻。虽然彼等的理由也算正当,但小子仍以为其中有什么隐处。”

  裴茂心中转过几个念头,而后提醒道,语气带有一丝警示的意味:“这些事你就不要想了,想多了只会有害处。”

  “谨诺。”裴俊的好奇心没有裴潜那么重,向来又是裴茂身边最懂事听话的一个儿子——不然也不会在兄弟众人当中,就他一人陪着姐姐、姐夫南下入蜀。见裴茂不愿意跟他讨论这等隐秘,他也不再追问,索性将这事就此埋在心里。

  裴茂不愿涉这趟浑水,但有人却不得不亲涉于此。

  作为南征大军的二号人物、颍川荀氏的子弟、皇帝身边最为亲近的大臣荀攸,甫一入城,便受到各家各人的亲热示好。又由于一场变乱,蜀郡豪强名士损失大半,各家都想向荀攸哭诉,博得同情。

  “刘瑁悖乱不法,不忠不孝,他的狂疾无论能否治愈,都难逃一死。与之相随的,还有校尉孙肇等人,残害忠良,意图谋乱,任是国家再仁厚宽爱,也不会轻易赦免。”在河南人孟光的府中,荀攸叨陪客座,与作陪的来敏、闻风而至的张松、张裔等人说道。

  张松似乎并不满意这等处置,他率尔开口说道:“荀君睿鉴,郤揖等人阿附孙肇,甘为叛逆谋事,险些害了我等性命、扰乱益州,朝廷也该惩处才对。”

  荀攸眼睛始终望着身前的茶碗,竟是一刻也不曾往张松哪里看上一眼,直到听罢,他这才慢悠悠的说道:“不用等朝廷的处置,郤揖等人罪孽深重,若是能以一死而快蜀士人心,我着即向裴公请节,押往市中斩首。彼等家产一律抄没入官,变作官市,以为南征军资、也慰各家忠良之举。”

  张松丑脸一喜,一笑起来怎么也遮不住他此时雀跃的心情,一旁的杜琼却是轻咳一声,抢过众人的注意,正色道:“郤揖等人罪有一死,不该由我等置喙,一切只等朝廷公判,我等自不会让荀君为难。”

  荀攸点了点头,他这几日为了给刘焉、王越留下的摊子善后,没少在蜀郡各家拜访往来、安抚人心。在一番交往下来,他也深刻的发现蜀地士人各有千秋,其中有贤良忠直之辈、也不乏心思多变,善于谋算之人。若是将彼等久留蜀中,不予任命,朝廷在士人眼中便就说不过去;若要是任用,按皇帝的脾性,又非得是先入吏治科学习不可,这对于彼等士人来说,要想他们接受,恐又是一番口舌。

  眼下依然是得与众人打好关系,待讨平赵韪这最后一支反对势力后,再与其商榷不迟。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