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七章丨早释猜嫌_兴汉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孙瑞的面色有些不对,还没来得及细想,便伸手去将皇帝从车上扶持走下:“刚有内谒者前来禀告,说是太尉马日磾请求觐见。”

  皇帝点点头,准备让马日磾到柏梁台来见他,却见穆顺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问道:“还有什么事?”

  “还有……”穆顺愤愤不平的说道:“听人说,侍中去廷尉狱奉诏准备移送蔡邕,却被廷尉宣璠带人拦了下来,如今两拨人在廷尉狱门口对峙,谁也说不动谁。”

  “好大的胆子!”廷尉宣璠虽非凉州人,却是董卓走狗,曾经在董卓的授意下弹劾掉多位大臣,董卓死后他见机得快,立即投入王允门下,如今敢拦着代表皇帝的使者赵温,背后一定是出于王允的授意。

  皇帝心里怒极,他实在没想到王允的人会敢这么强硬:“赵温带有诏书,又持节,他凭什么拦着?”

  “据说是廷尉以为黄门北寺狱都是关押宦官的地方,蔡邕作为士大夫不该屈身于哪里,这是于礼不合,希望陛下收回成命。”

  “好、好。董卓一死,众多大臣个个都变得强项起来了。”皇帝气笑道,赵温奉诏宣命,身边按规矩都会伴随着羽林郎,他完全可以凭借武力硬闯,之所以没有,还不是打着顺水推舟把事闹大的主意?

  这恰好契合皇帝本意,强行救下蔡邕除了让自己与王允彻底撕破脸,斗得两败俱伤,让别人看笑话以外没有任何好处。

  与其如此,倒不如先做做样子,表现出皇帝有宽宥蔡邕的意愿就是了,剩下的,就该轮到那些真正急于营救蔡邕以达到自身目的的人表现了。

  柏梁台高达数十丈,在未央宫西侧,靠近宫墙。其源可以追溯到汉孝武皇帝时期。当时府库盈余,财物积累之多以至于无处存放,所以才有了柏梁台的兴建,用以彰显富强、追求仙道。

  在柏梁台上,向西可以将上林苑和建章宫的风物一览无余,向西南和南方又可以远眺昆明池和沧池,又与东南方的未央宫前殿等建筑群落遥遥相对,更可以往东、往北俯察长安坊市民居。

  此台地势居高临下,位置可谓是得天独厚。可惜建成没多久就遭遇了一场大火,以香柏为梁的各类建筑被焚烧殆尽,后来又经历战乱,只剩下断壁残垣和西北角的一根承露盘铜柱矗立在斜阳里。

  一行人走到柏梁台西边,此时的太阳正逐渐西移。上林苑里到处生长着乱草杂木,皇帝依稀可以看到那些被肆意生长的植物遮盖住的破败离宫殿宇,只是不知道哪一处是种满奇花异果的扶荔宫、哪一处又是千门万户的建章宫?

  上林苑里如星斗般四散分布的大小池沼在阳光下反射出金灿灿的光芒,像是一块块被熔化了的金子镶嵌在地上。

  其中最大的一块便是有三百二十五顷的昆明池,皇帝等人站在柏梁台上远眺昆明池,只见池上金辉灿烂,波光粼粼,池中的豫章台及三丈长的大石鲸漂浮在水上,宛如仙境。

  清凉的湖风从昆明池吹来,一直吹到柏梁台上,使人衣袂翻动,心旷神怡。

  皇帝第一次看到这么动人的景色,不禁动容,感慨道:“虽是遗迹,然而后人凭吊于此,仍可追想当年盛况。”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