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二章 摇头稾脑_兴汉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维护董承的权势,并不能让其更进一步。

  所以他便把主意打到由于白波贼乱,近来在朝中销声匿迹、势力微弱、逐渐被边缘化的河东豪强身上。

  董承选择与马日磾等人一齐为盐铁伸张,除了联合一起迫使皇帝低头以外,更多的则是想设法收服河东士人。如今第一个目的虽然没有达成,但马日磾与杨氏等人间接损害了河东士人的利益,等若是自绝于河东,无疑是将他们拱手送给了董承。

  这如何不让董承在怨愤之余,又大感欣慰?

  同样是安慰的语句,自己说的就被其任意截断,胡邈说的你就能听之信之?

  董凤不由皱皱眉头,按下心中不悦,接茬道:“董公精于筹算,属下实在是佩服不已。听闻河东卫觊、毌丘俭、程银等人皆为一时良才,董公何不征辟入幕?”

  “卫觊聚河东诸家,为大军贡粮献兵;毌丘俭孤身单骑,说匈奴右贤王来朝。此二人确实是河东才俊,我也有笼络的意思,只可惜他二人已被朝廷所征。”董承略微可惜,道:“我虽不能辟其为僚属,但也可以用心结交,引为朝中助力。至于程银等人,倒是可以着手考虑。”

  说完以后,董承心里的怨气渐平,知道再多说此事也无益处,于是主动更易了话题:“西凉马腾、韩遂二人再度上疏,已经确认好入朝觐见的日程了。”

  这是大事,胡邈、董凤立即竖耳听着。

  “就在下月十七。”

  “那么久?”董凤有些讶异:“如今才八月廿一,这还有大半个月呢!他们拖延这么久,到底是为了什么?”

  “说是粮草不济,不得不捱到秋收,割麦收粟之后,方能启程。”董承沉声说道:“陛下今日也同意了——这其实是马日磾的主意,为了表示朝廷坦诚相待之心,准许他二人各带兵马数千,临时进驻京兆。”

  “就怕他们到时候流连此地,停驻不走。”董凤有些忧心。

  董承不以为然,道:“那又如何,加起来也不过万把人,又是些匈羌胡种,甲兵都不全的部众,能有什么用?而况以马日磾那胆子,不过倚仗其势则罢了,难道还敢把马腾的官封到我头上去?他若真有这胆略,当初就不会被王允处处压着了。”

  “嘿。”一旁的胡邈突然笑了起来,像是想到什么极为得意的事了一样。

  董承问道:“你这是何故?”

  “在下是想。”胡邈拱手说道,脸上还留着一丝笑意,故作高深的说道:“他们若能一直就这么待在京畿,那是再好不过了。”

  “只有他们留在京畿,我等才有攻讦报复的名目?”董凤有些明白了,捋须沉吟道:“匈羌胡种,不穿华服,不听教化,也不通圣人之训。本就是不守规矩的野人,让他们留在长安附近,不怕他们不会闹出事端。”

  “正是如此!”胡邈不禁讶异的看向董凤,又看向董承:“不仅如此,在别的地方,我等也能运筹一二。”

  董承听了胡邈心里想好的谋划后,大喜过望,若能真的按胡邈说的去做,今天丢失的颜面,用不了多久就能在马日磾哪里讨要回来!

  “好!”董承忍不住拊掌,不吝夸赞道:“你不愧是能为我排解忧难的股肱,这等智谋,即便是陛下身边的贾、荀二人,也不及你。”

  “董公谬赞、谬赞!”胡邈也很得意,笑吟吟的说道。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