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4章 在手疑无物,定睛知有形(3/32)_手艺人:我为往圣继绝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选材。”

  “清朝二十五方宝玺中,有十三方,都是青玉,占到了半壁江山。”

  秦洛开着直播间,选了一块还比较大的青玉。

  沉甸甸的,得有十斤左右。

  差不多有人头大小。

  再看一眼价目表,160万。

  啧。

  贵啊。

  不过,确实也好。

  这么大块,颜色还这么纯正,其中杂质也少,料型也完整。

  很值。

  其实越大的玉,越不好雕。

  一是损耗多。

  二来,构图极其复杂。

  不过,在这方面,正是陆子冈一派的绝活儿。

  平面减地,天下无双。

  秦洛盯着这块玉料,看了几分钟,脑海中浮现出诸多灵感,简直像是走马观花一样。

  这块大料,可以发挥的空间,太多了。

  比如:佛头。

  青玉佛头。

  再比如:玉玺。

  这要是雕个玺,想想都逼格直接升到天上去。

  自己家里,独一无二的皇帝。

  ——雕个“秦洛之宝”,回头盖茶姐屁股上。

  嘶……

  我去?

  秦洛也不知道,自己脑海中,为何会忽然冒出这个念头。

  估计是随着思维活跃,不可避免的……略骚。

  当然,这想法,也只是想想。

  真要这么干了,那可太变态了。

  自己可没姜文那么变态。

  “这块料子不错,今儿玩点高难度吧,水上漂。听说过没有?”

  秦洛笑呵呵的说道。

  “水上漂是俗称,指的是玉雕的薄胎工艺,在诸多玉雕工艺中,可以说是傲视群雄,鬼斧神工。”

  “为什么这么说呢?”

  “通常情况下,玉雕都需要一定的厚度才美,不过,薄胎工艺的玉器,越薄越值好。”

  “有古话,玉工巧无比,水磨磨玉薄如纸,最薄的地方,可能只有几毫米。”

  “乾隆是最喜欢薄胎玉器的,还写过一首烂诗,不过其中有两句还不错,叫做……在手疑无物,定睛知有形。这个碗在他手中,好像不存在,但能看到。这个形容还是很传神的啊。”

  “薄胎工艺,从古至今,都是最难的,超级难,从这一整块玉石里,要把里头的东西掏出来,还不能掏破,要保持几毫米的厚度,这难度……这么说吧,你去掏个西瓜试试,把皮掏到只有几毫米厚度……”

  “在古代,做薄胎玉器有个行规,在掏膛的时候,玉雕师挖出多重的玉料,买家就得支付多重的黄金,只是手艺钱。”

  秦洛一边说着,一边已经开始动了起来。

  手中的昆吾刀,简直像是绣花一样,以一种快速而稳定的频率,戳着这块料子,在以一种滴水穿石的水磨工夫,掏膛。

  每一刀的力度,都要做到均匀一致。

  这就是功底。

  直播间的人,一时间都看呆了。

  “我草!”

  “东方不败!”

  “葵花宝典!”

  一条神评论忽然冒出。

  不过秦洛压根没看到。

  东方你妹!

  手上动着,嘴上也不停。

  “外头这圈大的,我准备做个茶壶出来,至于里面这些‘玉肉’,还可以一层层往下剥,剥出几个茶杯。”

  “啧,这么一想,好像是有点奢侈哎,白玉为堂金做马……”

  “以后来我家做客啊,喝茶,用玉壶,玉杯……”

  秦洛随口说着。

  直播间的人气开始疯狂上涨,评论更是有些爆炸的趋势。

  这……

  这确实,太夸张了。

  太奢侈了。

  有这么一套杯子,皇帝来了家里,都得羡慕。

  ……

  ……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