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0章我就坐在这里看你们吹_影帝的懒散人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时我们拍了好几遍,万年跟于导演也特别累。”台下有低低的惊叫声响起。电影里,老胡跟袁洪可是全程法式湿吻,估计有不少腐女看得心神摇荡。

  别说台下的观众了,在电影那一段的时候,万年身边的柳亦非,万倩还有于飞鸿三个人眼睛眨都不眨的盯着银幕,生怕错过了一个镜头。

  “那胡哥,你对万年和柳亦非的表演有什么看法吗?”

  “他们两个都是很好的演员,万年的表演有时候让我惊讶,柳亦非在这部戏的表演也很好,我们都认为亦非抓住了角色的精髓跟性格。”

  在回答了一系列包括但不不限于“胡哥你对柳亦非什么感觉?”,“对袁洪什么感觉?”以及“对万年什么感觉?”等问题之后,老胡擦了擦汗坐了下来,看来小伙子第一次尝试到了狂热粉丝的味道。

  之后的问题就很公式化了,大概都是媒体的记者或者是京城里于阿姨请来的笔杆子,都是提前编好的套话,也没什么好回答的。

  在最后,有个记者还问了一下于飞鸿对于电影票房的期待。虽然于飞鸿不爱钱,但是这笔钱不是自己的,是陈倩蓉投资的。于情于理,于飞鸿都不想让壁花少年在票房上失利。

  壁花少年的总投资额是四百万,也就是说,电影票房至少要在一千两百万以上才能保证盈利。

  于飞鸿心一横,直接回答了一句两千万。

  万年倒是觉得没什么,经过后世几十亿票房熏陶的人,对于几千万这个数字没什么概念。这不就是后世半天的票房嘛,没什么好激动的。

  但是记者们不一样,去年冯晓刚的手机票房也才五千万左右,这次于飞鸿直接说两千万,这是瞄准了国内第一女导演的名头啊。

  这下新闻有搞头了。

  2004年,尽管网络已经成为许多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但是大部分人生活中依然保持着看电视以及报刊的习惯。

  因此,壁花少年的宣传阵地也是以报刊电视为主,通过各类采访和新闻来提升人们对壁花少年的期待度。

  至于互联网阵地,于阿姨说了,就交给万年一个人,让他去天涯之类的论坛发点帖子,就当宣传了。

  好嘛,这本书难道要改名叫穿越之从水军开始。

  看着电视和报纸上层出不穷的对壁花少年的吹捧,万年心想,这次找于飞鸿来导演的决定还是很正确的。

  至少保证了自己跟京圈不存在任何的冲突。这个时期的京圈还保持着宣传上的霸主地位,于阿姨作为京圈的重量级人物,自然在舆论上是看不到什么对壁花少年的坏话。

  打开电脑,万年准备上各大论坛上看看,沙雕网友们对电影的看法。

  虽然人们还是以电视与报刊为主要的信息获取媒介,但是,电影的受众却是以网络为主要的阵地。

  无极上映之后,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