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九十六章 深山寻兰_穿越之寡妇丫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牡丹花宴价格不菲,作为卖点之一的牡丹籽油就算不爆出价格也不可能不被人注意,各地种植牡丹之人和打算捞金之人心思活动,开始寻找机会。但是蓝各地的紫斑和凤丹牡丹籽已经被人低价订走,其他花农园子或是为了养牡丹取根,或是为了让牡丹植株休养生息,多数牡丹开花之后便被剪下了。牡丹籽并不多。

  蓝怡初始之时还怕这牡丹籽油涨价会让他们年初签下的不少牡丹籽收购合同作废,花农们趁机涨价或者私卖牡丹籽。

  好在,夏重潇和夏顺乃是久经商场之人。已经料到了这一问题,他们在签下协议时不止跟花农签下价格,还根据牡丹种植面积签下了大约的牡丹籽斤两。花农若违约,承担的责任也是非常大的。而且这里是大周朝。民风淳朴,大家还没有那么多的歪心思,十分注重商业信誉,既然签订了合同也就不会主动违背,最多是趁机要求涨价罢了。

  牡丹籽价格上涨,牡丹植株的价格自然也是上涨的。蓝怡他们去年种下的牡丹籽到了秋天便可移栽,已经有不少人上门要求订购牡丹苗,价格也是日日上涨。

  蓝怡他们去年秋天播种的三亩牡丹籽。到现在已是十分值钱的了。

  牛嫂、赵里正、八婆二嫂等几家因为动作较早,和王二叔家定下了牡丹苗。价格算是最便宜的。他们现在见着不少人上门来订牡丹苗,纷纷上王二叔家去打听是否要涨价,王二叔是实诚的庄稼人,坚持已经订给乡亲们的牡丹苗是不涨价的,所以卖给村里人的依旧是五文前两株,而订给外面前来订苗的则是五文钱一株,再涨到十文钱一株。所以牡丹苗还没有开始出手,已经收回来一百五十两的定金。三家自然一家分得了五十两,王二叔每日腰杆子也硬了起来,就连说话的声音也高了不少。

  牛嫂几家这些日子正在忙碌的收拾着山坡,谚语有云:“春天栽牡丹,到老不开花”,所以牡丹的移栽不同于其他树木,不是春日而是秋天,这也是它本身的特性之一。

  来订购牡丹苗的人增多,村里人也知道了这东西值钱,纷纷上门要求买一些种在山坡上。这时他们才知道,村边周围适合种牡丹的山坡已经被买光,王二叔家的牡丹苗也已经都订了出去。

  于是,村里便传出村东山坡上的牡丹苗五文一棵,比鸡蛋还金贵的事情,村里的小孩子便想着上山偷两棵回去。王二叔为此专门在牡丹苗边上搭了窝棚,日夜守着,蓝怡也有空到山坡上转转。

  他们山坡上不只有牡丹苗,每家还有不少鸭子养着,这些也是要防着被人偷走的。蓝怡养在山坡上的一百只鸭子,除了被林子里窜出来的食肉动物刨开篱笆叼走了几只,又摔死几只外,还剩下九十只,眼看着已经半大再过两个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