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85 志在必得_皇明皇太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个时候就可以闲下来了,坐在亭子里悠闲的品着茶。

  越喝越觉得熟悉,这茶叶肯定是大红袍,这肯定是朱允熥那混小子弄来的贡茶。

  在大家仔细看着这些情报信息的时候,洛根还是非常有耐心的,一点都没有着急,也不需要在这个时候有什么好催促的。

  老朱放下折子,对朱允煐问道,“皇帝,南洋诸国除了盛产宝石,也盛产金银铜铁矿?”

  “皇爷爷,咱的东厂、锦衣卫的探子可不能小觑,三教九流人物都有。这些年咱去南洋买卖,也暗地里让一些人过去制地图、寻矿脉。”朱允煐得意洋洋,对老朱说道,“看起来,不算差。”

  对于这些事情,老朱可以说是尝到了一些甜头的。比如说现在的大明有着源源不断的白银流入,石见银矿的规模越来越大,开采出来的白银越来越多,老朱早就乐疯了。

  而朱允煐继续说道,“南洋诸国也有诸多矿藏,只是那边的人冶铁、开矿的本事比较差,开不出来。咱也觉得,咱大明地大物博,只是南洋诸国也有不少可取之处。”

  朱允煐这样的观点,实际上也让不少人感觉到有些受到冲击,或者是有那么一些难以理解的。

  哪怕经历了契丹人、女真或者是蒙古人数百年来不断的侵扰,可是华夏文明当中,本能的将这片土地试做天地的中心,觉得这片江山地大物博,基本上是看不上那些化外之地。

  这对不少人是一个冲击,哪怕是徐辉祖、常茂这样的精英,也本能的觉得大明天下自然是应有尽有,根本看不上其他的地方。

  谷/span沐春这个时候开口说道,“占城稻早有名声,两宋时期就引入了。听闻闽商常常往返占城,从闽地一路推广至江淮、两浙。”

  朱允煐笑着点了点头,说道,“朕让人看了,占城稻早熟、耐旱、粒细,南宋时在江南东、西路和两浙路尤为盛行。占城稻与晚稻配合成为双季稻,使谷物产量大为增加。这些东西,倒是不折不扣的好东西。且咱让人看了,南洋林木茂盛,金丝楠木等名贵木材比起岭南更胜!”

  比如说朱允煐此前督建北平,大量的金丝楠木从四川、湖广、江西、浙江、山西这些地方运到北平。宫城和城楼,寺庙,行宫等重要的建筑,其栋梁必用楠木。

  老朱这个时候忽然说道,“真若是有那般多的楠木,咱的棺椁要不也用楠木?”

  “皇爷爷,你的棺椁都是楠木。”朱允煐笑嘻嘻说道,“就算皇爷爷支持孙儿,也不用找这般借口。”

  听到朱允煐的话,老朱立刻狠狠的瞪了一眼小朱。小时候这孙子挺贴心的,可是越长大越不贴心,总是故意拆台。

  实际上老朱的孝陵基本上都是建成了,现在还在营造,只是因为老朱还在,所以按照规矩也不好停下来而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