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42章 游交市_大晋女匠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没多久后庞小郎便知,坏运气也叫运气。

  计时鼓响了。白天场考核结束,王葛没全制完,她相信考官能看明白她想达成的效果:就是将吊杆原理与云梯结合。

  四人不急不慌收拾器具,走在考生末尾离场。王葛在高显县的第一次郡比试虽留下遗憾,也总结出了经验。

  短时转场类型的考核既然允许考生只制图即可,那就不会苛刻模器的精细,考官的目的,是表达清楚改良原理就行了。考前,王葛不是没往这方面想过,可这么多年的习惯让她只要拿起木料,就想雕凿的尽量完美。还有,她榫卯技能差,导致拼接盾屋步骤消耗了不少时间。

  两个温鸡蛋下肚,王葛不再想了,对邹娘子说道:“咱们在周围转转。”

  可不是闲转。北城大道两侧的考场规模太震撼了,县职吏说,能跟十里外的都亭考场区相接。都是短时转场考核!

  且每天都有州考!

  许多外州郡的中匠师,全是以此类型比试通过的三次州首名关卡。目前除了玄菟郡的高显县,还有辽东郡的西安平县、丸都山的南防戍亭、乐浪郡的镂方县有这种类型的州郡级匠比。

  需改良的器具尽在考场外面,最离谱的是一艘海船,长十五丈余,高立二帆。王葛绕船一圈,嘴巴就没合拢过。太惊叹了!运输到这里再组装的?一侧是外船体,一侧为剖面,底部四周有泥台,辅助船体能立稳。剖面可看清女墙内的梯结构,梯用于增多楼船士的站立位置。

  她改良的种种均没在此船上体现,大晋唯一的草包船匠师王葛,也就能看出这些门道了。她再去旁边考场,众护卫笑了,器具实物是曲辕犁。考场内空空,不知道没有夜考场,还是未达到最低报考人数。

  曲辕犁两侧一蹲二站着三个异族人,都四十余岁的年纪,穿着灰扑扑的布衣,脚上是草鞋,头发先打了结后盘于头顶。蹲着的人正把曲辕犁的分解结构一一刻到木板上,勉强称为木板吧,像是从烧柴的木头里挑出来的。刻画的工具是石头。

  邹娘子察觉王葛在好奇,告诉她:“从发髻看,他们来自马韩部落。曲辕犁推广不了那么快,这三人应是第一次见。”

  凡公开摆放的兵械、农械,官署便不惧异族部落效仿。换言之,大晋国力雄厚了,才有底气海纳百川。

  马韩这三人开始“啊七啊八”交谈,动作比划得夸张,嗓门也大。

  三韩之地的语言,邹娘子略通,她听完几句一起译述:“他们在讲……他们某个部落的木匠,很聪明,早年间去往晋土,起了个汉名,当中便有‘葛’字。”

  又听一段,邹娘子笑了:“咱们想岔了,这三人非匠师,他们说明天不在附近卖麦饼和咸豆了,哪怕冒大雪也要回部落……”她突然止声不译了,面现厌恶。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