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6章 气愤_大晋女匠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泊一看王葛神情,就知道她想岔了。“勿忧,无论清河庄、还是南山馆墅,允我等来此,都只为记录墓中发现的典籍、文字,不会令我等靠近古墓。这是绝好机会,凡记录下来的,均可归于自己。”

  原来如此。

  谢氏小学的正式学童,岂止“资历、出身”那么简单!她之前想到的,还是太浅薄了。

  晋朝的教育体制,分官学、私学、家学。世族以身立教,凭借的就是典籍藏书的积累。任何新发掘的古籍、尤其从未出现过的古文字,绝对堪称一字千金!

  王葛一出神,步障通道外的山石被攀爬者踩落大块尘泥,刘泊以身挡住,提醒句:“小心。”

  继续前行,到了清河庄学童区域。与刘泊相识的往来者,明显都比他年岁长。跟进他的斗帐,对桉而坐后,刘泊说道:“清河庄过来的正式学童,都是修大学者。”

  王葛由衷佩服:“刘阿兄真为俊杰,竟是清河庄大学的正式学童。”

  桓真给她和虎头讲过,大世族庄园内,既设大学学五经章句,也设小学学文字训诂。如王氏、谢氏庄园的大学,除了宗族姻亲外,还会招少数凭自身学识,考核而过的贫寒学子。

  大学所授的为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学成后,由各地郡守举荐,才能前往都城入太学,竞争之激烈,不输匠师考试。

  刘泊摊开手中的两卷简策,给王葛解释:“我等至少在此呆月余。山上发现的古墓简牍、篆文,由专人抄录、排列顺序、编排后,甄别出不紧要的,传递到此处。这两卷是夫子令我去取的,我只有半日期限抄录,而后交给同门抄录。”他咬重“不紧要”三字。

  王葛身体微倾,小声道:“刘阿兄放心,我明白的,绝不敢轻视。”朝廷、世族避讳的,是古籍中涉及的或刀光剑影、或阴晦不为人知的“史”。甄别、传递出来的,是文辞本身的“史”。

  这些文字、古籍,对贫寒农户、庶族、甚至小世族,都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传家宝!

  刘泊:“所以我想跟王匠工合作,你助我制简牍,我抄录一份出来给你。如何?”

  王葛笑的眉眼弯弯:“嗯!多谢刘阿兄。”

  刘泊浅笑看她。王葛欢喜了三个呼吸才反应过来,起身告辞。

  路过的几个斗帐里,有埋头写字者;有正研墨者;有削制简牍者;还有不舍用墨、用刻刀刻字者。

  回到谢氏区域。

  王葛站在谢据帐前,他冲她招下手,王葛赶忙坐入。“我有一事相求。”

  谢据拿出个一尺半长的箧笥,打开,里面有锯、刻刀、凿具、麻绳。“给你的。”

  王葛大喜,她求的正是这些。“虎子,你咋知道我想讨这些器物?”

  “我之前未见过刘泊,听过他的事却很多。葛女郎,或许我比你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