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41章 开海红利_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惠,确保琉球水师的发展。

  其四,在解决完刘香所部遗留问题后,着命吴三桂出任琉球镇副总兵官,命其率部镇守小琉球群岛,除了要确保琉球镇侧翼安稳外,同时还要逐步封锁去往倭岛的航线,今后欧罗巴各国海商,想要和倭岛的各方势力进行海贸,就必须通过汉盟才行。

  其五,特设琉球镇只是一个起点,朕想要的不是守成有余,像欧罗巴各国海上势力,能在南洋诸国做的事情,大明也是能做的。

  所以别生出什么小富即安的心态,这是大明今后要做的事情,不过同样也是郑家今后的机会,要是做得好,敕封一尊世袭罔替的国公爵,那也不是不能办成的。”

  “臣…遵旨。”

  脸色微变的郑芝虎,强忍着心里的惊意,向崇祯皇帝作揖应道:“请陛下放心,臣一定会将这些话,带给郑总兵官的。”

  崇祯皇帝所说的这些话,很多都是郑芝龙所谋的事情,除了极少数人知道外,其他人根本就不知情。

  让郑芝虎觉得心惊胆战的,是他所了解到的这些,相隔数千里外的崇祯皇帝,竟然看的很透彻。

  这是提醒。

  也是敲打。

  郑芝虎走了,带着对崇祯皇帝的敬畏,离开了乾清宫,走在这紫禁城内,郑芝虎没由的生出一股惧怕。

  他也不知道他在怕些什么。

  可是他真的很怕。

  彼时的乾清宫。

  “王伴伴,算起来从天津开海通商,内帑这边所收的银子也有不少了。”

  崇祯皇帝拿着郑芝龙所递奏疏,对身旁服侍的王承恩说道:“算上郑芝龙所缴的这笔银子,仅涉及到开海的税收银子,内帑合计收下多少了?”

  “启禀皇爷。”

  王承恩微微欠身,开口道:“倘若是以纯色银来论,内帑在这些年来,仅仅是在开海方面所得税收银子,就合计所得1300多万两银子。

  其中郑芝龙所缴的银子最多,算上这笔所缴的银子,就有600多万两。

  其次就属皇明海贸总会,通过那些在京勋戚所缴,逐步进行实兑新制钱,有400多万两银子。

  剩下的那些所得银子,进项就比较杂了,有通过……”

  “这么说来的话,朕明确开海通商的国策,是正确的。”

  崇祯皇帝放下所拿奏疏,面露笑意道:“要是没有这一国策,朕想要额外收取这般多的银子,继而解决大明所遇问题,只怕会变得更困难。

  这个郑芝龙,还真是会给朕惊喜啊。

  有了这新收的500万两纯色银,内务府所承受的压力,无疑减轻了很多,现在内务府所储银子不少,可花起来也很快。

  朕要多想些办法,来给内帑多多创收才行,派人去西山一趟,到宗学那边,传朱聿键来见朕。”

  “奴婢遵旨。”

  王承恩忙作揖应道。

  对外开海通商一事,崇祯皇帝要逐步的筹设框架,让参与其中的群体在明确的框架内运转,这样朝廷才能征收到一大笔的海关税。

  虽说此事做起来很难,但是崇祯皇帝必须要做成,一旦该谋划落实下来,那每年朝廷所征海关税,都会是一笔不小的财税收入,这对大明今后的发展是有种种好处的。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