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047章:曹师兄_我在北大学考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文物局队文物出口的底线。”

  苏亦虽然知道这些事情,但,对广东这边成立的省文物商店却是知之甚少。

  如今又涉及到吴振华,苏亦好奇之心就被调动起来。

  “因为外贸部门瞎搞,文物局当然不同意,所以咱们文物系统也要成立文物商店,因为没有人比咱们更懂得保护文物。而且,从文物商店的角度来说,只要赚钱了,就可以继续拿钱去民间收购有价值的文物,加以保护,相比较外贸部门的瞎操作,咱们博物馆方面肯定是专业的,毕竟肥水不流外人田。”

  嗯,这就是涉及到国家文物局跟外贸部门的话语权的问题了。

  扯得有点大。

  还是说老吴吧。

  沈明解释,“省里要成立文物商店,然后就从咱们省博抽调五个人,老吴就是其中一个了,毕竟,他当年是参与撰写省文物商店的申请报告书的。”

  说到这里,沈明笑,“你小子以后再去光孝寺就有熟人了,到时候,老吴罩着你。”

  苏亦才得知,省文物商店是开设在光孝寺里面。

  想想也正常。

  当年,省博就是在光孝寺办公的。

  现在,文物商店放在光孝寺也合适。

  比如后世,只要有这种大庙,肯定会有文创一条街。

  估计这也是传统了。

  至于以后去光孝寺,老吴会不会罩着自己,苏亦是不担心的。

  要不是因为北大的渊源,苏亦也不可能来省博的第一天,就认识到吴振华。

  当然,吴振华不来,沈明这货肯定是没法缺席的。

  跟苏亦不一样,他属于省博考古队的新人,正儿八百的储备人才,河宕遗址这样主要的发掘,沈明这样的干活主力,肯定是跑不了的。

  他们俩人,直接从省博出发,然后乘坐着中巴客车出发到佛山。

  跟前世的广佛同城不一样,78年的广州到佛山的交通算不上多方便,但该有的远程客车已经有了。

  服役时间已经超过苏亦年龄的上海牌客车扬起滚滚沙尘,带着苏亦经过两三个小时之后,才到达佛山。

  到达佛SC区的时候,是杨式挺亲自过来接他们俩人的。

  交通工具却变成了苏亦最为熟悉的手扶拖拉机。

  一路上,杨式挺尽可能跟苏亦介绍河宕遗址的情况。

  河宕原属于佛山澜石镇,而,河宕遗址坐落于河宕乡河南村旁边的旧墟,是一处高出东南周围农田,海拔15米高的土墩类贝丘遗址。

  “遗址南北长110米,东西宽90米,现存面积约1万平方米。”

  仅仅是遗址的面积来算,河宕遗址比石峡遗址还要小,毕竟石峡遗址好歹也是三万多平,就算如此,石峡遗址也苏秉琦先生称为小遗址,说“石峡虽小,干系甚大。”

  这样一来,河宕遗址的规模就更小了。

  “其实,六十年代,文化局工作队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做文物普查的时候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