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098章:蹭课一圈_我在北大学考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然而,凭借着邓广铭先生的威望,确实把历史系这个烂摊子收拾得干干净净。

  比如,他被北师把宁可先生挖过来讲中国通史就是其中一个举措之一。

  实际上,除宁可之外,邓广铭先生还挖了蔡美彪讲辽金元史,蔡美彪本科南开毕业,然后研究生是在北大文研所读的,不过,52年的时候,北大文研所中科院接收,中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就搬进了原文研所驻地,蔡美彪就一直留在社科院历史所,五十年代的时候还曾经跟随范文澜编写中国通史,范文澜过世之后,就由他来主持编写。

  所以,这也是一个厉害的人物。

  他讲授的辽金元史,说实话,苏亦没怎么关注过,他这些历史的了解,仅限于在查辽上京、元大都这些遗址考古的时候,才去翻看相关史料。

  所以,在蹭课的时候,苏亦也听得津津有味。

  蹭课之后,苏亦才知道,蒙元史及其文字研究才是蔡美彪的专长。

  尤其是八思巴字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

  这位先生,似乎也听过苏亦在历史系新生见面会提出来的曰本东洋史,“蒙满回藏鲜之学”,所以,当他发现苏亦在课堂上之后,还频频把苏亦喊出来回答问题。

  常常弄得苏亦尴尬不已。

  他对这些玩意,哪里有啥研究的。

  好在,出洋相的时候,苏亦也不第一次出了,之前跟周一良先生谈论曰本史的时候,就洋相百出。

  好在,蔡美彪也不为难苏亦,下课的时候,还告诫苏亦如果对蒙元历史感兴趣的话,可以研究八思巴字,而且,还对苏亦说,“你在这个方面很有天赋的,具有古文字基础,又是考古学出身,肯定对金石历史不陌生,如果稍微花点时间来学蒙语的话,入门肯定比一般的学生要快。”

  读了历史系之后,才明白语言的重要性。

  宿白先生让他学习日语,周一良先生让他学日语,甚至,英语、法语都要涉及。

  外语就不说了。

  国内,藏语、蒙语、满语、朝鲜语似乎都要懂一些,不然想要研究相关的文献历史,宛如天书。

  苏亦也只能勉励自己,再接再厉了。

  除此之外,漆侠讲宋代经济史,也不能错过。

  前世,在云大读研,经历过“恭三先生是谁”的糗事之后,苏亦对邓广铭先生以及他的门下弟子,就尤为关注了。

  知道这位名字很有辨识度的先生知道这位先生是邓广铭先生的高足,而且,还是他首位研究生,从北大毕业没几年,就分配到河大。

  嗯,这个河大是河北大学的河大。

  其实,漆侠还没毕业的时候,就被范文澜看中,招到中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后来,因为犯错,被分到天津师院河北大学前身,结果这位先生因感念河北大学在他遭遇危难之际“收留”了他,从此以后漆侠一直再没有离开过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