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157章 第 157 章_[清穿]给康熙当弟弟的那些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所在福建南台镇,木号有专门的人去收木材,他们把木材运到南台,到官府缴了税然后再运到浙江乍浦镇。乍浦的木商逐号请人坐庄,江南的商人只需要到那里去置办货物就行。

  不愧是脑子活络的商人,这般省时又省力,的确比奔波各地货比三家强。

  除了木材之外,还有靛青、苏木、糖等各种各样的东西。

  江南的丝绸天下闻名,靛青、苏木都是染料,依旧需要从东南来采买,苏木主要出自广东,靛青主要出自福建,上杭商帮、汀州商帮主要经营的就是那些。

  江南的刻书印书、加工笺纸工艺很厉害,但是和前面那几样差不多,原材料同样得从东南福建采买。

  先前耿精忠作乱,福建的商人不敢出门,那一段时间江南的纸价骤涨,江南的纸价一涨,其他地方的纸价立刻也跟着上来,整个大清的读书人都叫苦不迭。

  不是所有的读书人都能大手大脚买笔墨纸砚,绝大部分都是一家人省吃俭用供应一个人读书,但凡有点廉耻心他们都不会大手大脚的花钱。

  很难说耿精忠最后人人喊打没有这方面的原因,反正南边藩王叛乱平定之后,骤涨的纸价慢慢恢复正常,读书人痛骂三藩的文章加起来能堆满一座大别院。

  是的,不只耿精忠自己,其他藩王连被带着一起挨骂。

  那会儿不只纸价上涨,糖的价格也居高不下,江南尚食甜,点心果饯之类的都要用糖,甚至染丝上色也要用糖,可是他们本地不产糖,怎么办呢,依旧是去其他地方采买。

  隆禧听的眉头直皱,怎么什么东西都要从其他地方采买,万一遇到点意外,那边岂不是什么都要涨价,“江南的商人是不是整天提心吊胆,这日子过的也太惨了?”

  “他们不惨,惨的是正常过日子的百姓。”小曹同学在这件事上很有发言权,抹了把脸还是控诉那些大商人不干人事。

  他很小的时候就跟着他爹到江南,是非常典型的爱吃甜的江南人,江南的糖主要从广东、福建运过去,基本就是乌糖、砂糖和白糖三种。

  耿精忠造反的时候,江西商道被堵,糖价涨的比纸价还过分,整个江南的百姓出门买菜都骂骂咧咧。

  读书人不一定每家都有,糖却是每家都要吃的,江南九成的糖都是经过江西运过来,那边商道一断,江南立刻就有好多百姓吃不起糖。

  这能忍?

  肯定忍不了啊!

  可是忍不了也没办法,那边在打仗,商道不是说通就能通的,只能眼睁睁看着糖的价格一天比一天高,最后愤而戒掉甜食。

  甜食是那么好戒的吗?

  啊?!

  是那么好戒的吗?!

  小曹同学疯狂输出,想起那段时间就生气。

  大概就像吃盐一样,本来每天一点,买一次能吃很久,忽然盐价上涨,本来能买半年的盐巴只剩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