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7、第 一百三十七 章_太子妃的荣华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殿文武百官跪迎,山呼万岁,往日司空见惯的场面,今日却教昌平帝热血沸腾。

  他登上玉阶,落座于龙椅之上,视线顺势往下一掠,最后落在一身金黄头戴紫金冠的皇太子身上,他眼眸一咪,欲将一切牢牢掌握的心情更加迫切。

  待他重掌权柄,必将这个逆子连根拔起!

  昌平帝想起昨日陈王所言,小不忍则乱大谋,他勉强收回视线,“众爱卿平身。”

  “谢陛下!”文武百官纷纷起立。

  要说上面皇帝的视线,高煦感觉到了吗?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昌平帝并不是一个擅长掩饰情绪的的人,视线有些露骨,偏高煦敏锐,那道冰冷的目光从何时开始何时移开他一清二楚。

  他非常平静,从自请代天子出征那刻起,他就知道将与龙椅上的父皇势同水火。

  也好,彻底解决,也免了日后烦扰。

  昌平帝与陈王飞速交换一个眼神,高煦尽收眼底,他不动声色,微微挑唇一笑。

  不管这二人有何协议,都晚了。

  短短一息间,大殿内已暗流汹涌,孙进忠上前一步,尖声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他话音一落,陈王立即出列,“启禀父皇,儿臣有本要奏。”

  二人昨天已经商议好了,昌平帝立即询问:“何事?”

  “据儿臣所察,大军凯旋已有些时日,但不知因何故,大军回归各自卫所速度缓慢,导致京郊营地至今仍有大批京外军滞留,请父皇下旨,让京外军速速归位。”

  陈王还是有些眼光的,先揪住了关键问题。

  本来犒赏三军后,大军确实应该快速离去,各自回到自己原本的岗位上的,他们之所以动作缓慢,当然是因为高煦的安排。

  现在磨磨蹭蹭留着不走的,都是他的绝对亲信如霍川等人统领的军队,图谋大位需足够的兵力作为最后一道防线,反正鞑靼已一蹶不振,现在北疆的防守完全没问题。

  进宫求见皇帝前,陈王特地与英国公商议一番,二人见解相同,认为当务之急是赶紧调离这批大军。

  这事儿昌平帝也是知道的,他深以为然,一等陈王说完,就立即颔首。

  “……”陈王所言甚是。

  “陛下!”

  昌平帝刚张嘴,就被一个人高声打断,他定睛一看,插话的原来的左都御史李伯钦。

  皇帝很不悦,若是以往,他必会雷霆大怒,但生平首次逆境,到底让他学会了稍稍忍耐,只冷着脸,问道:“李爱卿有本要奏,需暂候一二。”

  “非也,请陛下先听臣一言。”

  本朝太.祖皇帝为防被人蒙蔽耳目,给了言官很大权利,都察院甚至不需要证据,就能直接上本参人。成年累月,导致他们比其他官员胆子都大。

  左都御史作为都察院数一数二的人物,李伯钦为人耿直脾气又急,更为其中翘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