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5、第 一百三十五 章_太子妃的荣华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原本在王瑞珩心目中,皇太子与皇帝同样重要。

  可惜因为之前南狩之事,他伤心失望之下,就算不承认,但其实心中天平已向东宫倾斜,后头再想拨回来,不可能了。

  这么一下子拨不回来,引发问题极大,因为王瑞珩除了首辅以外,还有一个身份,他是保皇党的首领人物,先帝的托孤重臣。

  先帝勤政爱民,英明神武,哪哪都好,然而这么完美一个帝皇,却有一处遗憾,就是他子嗣挺单薄的。

  他在位二十余载,后宫佳丽无数,偏偏膝下只有三个皇子。

  本来,这也不是不能接受,毕竟前头两个皇子天资聪颖,随便捡一个传下皇位也就行了。

  问题偏偏出在这里,两位皇子都能干聪明,长大后自然就斗得风起云涌,后来,他们玩大发了,居然把自己都折进去了。

  先帝儿子只剩下一个,那就是自小资质鲁钝,一贯安排往安逸王爷方向发展的昌平帝。

  先帝咬牙切齿,想着抢救一番,或者干脆培养个能干的皇孙算了。只是没想到,他等不到了。

  他突发急病,一病不起。

  先帝简直死不瞑目,垂危时根本无法放心祖宗传下的江山,做下种种布置,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留下一批以王瑞珩为首的铁杆保皇党。

  他先下了旨意,明确托孤重臣身份,又召王瑞珩等人到榻前,反复嘱咐,他知道这儿子的德行,你们需好生辅助,若儿子有不妥行径,要多多劝谏,万万不可让他肆意妄为。

  先帝目光是雪亮的,选出来的保皇党皆死心塌地效忠,一群人含泪立下重誓,他勉强放心咽了气。

  王瑞珩忠心耿耿,心怀社稷不假,但他更清楚为人臣子的本分,若倚仗托孤身份,大事小事都要横插一脚,这样是不长久的。

  说句明白话,以新帝为人,他能干的糊涂事多的去了,这好钢必须使在刀刃上。

  是以,这么多年来昌平帝的折腾,只要没有危害到江山社稷的,王瑞珩也就苦口婆心规劝一番,完事认命收拾烂摊子去了。

  这就给昌平帝造成一种错觉,无论他怎般搅风搅雨,保皇党们俱会不余遗力支持他,维护他,替他扫平一切障碍。

  这其实是个误会,得了先帝遗旨的王瑞珩,最终目的是维护帝位正统,维护整个大周皇朝。

  昌平帝是帝位正统,皇太子也是啊。在首辅大人看来,这两者并不冲突,且东宫贤明有先帝遗风,大周朝再次大兴就在眼前。

  甚至后者至关重要,王瑞珩眼见皇太子一步步成长,心中欣慰激动,完全非言语可以叙述的。

  现在,昌平帝想根除东宫,就是想根除大周大兴,他怎么可能答应?

  这就是先帝所言的肆意妄为,使好钢的时候来了。

  首辅大人浸淫官场大半辈子,皇帝一句话,他立即明悟其中之意,当即肃容道:“请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