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百四十八章 挥金如土的感觉太快乐了!_堡宗别闹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杭敏大喜啊。

  他真没想到朱见济会如此大方,一亿两啊,那可是一亿两啊,这可是大明在改革之前,国库年收入的两三倍。

  哪怕放在现在,也是半年的国库收入。

  陛下为何一下子拿这么多出来?

  朱见济其实也知道一亿两是个什么概念,目前大明的国库收入,一年折合下来,也就两三亿两,而一亿两相当于后世六百亿。

  从这方面来说,大明还不是很有钱。

  毕竟后世的收入动辄万亿。

  当然,一亿两说是六百亿软妹币的购买力,那是相对于米来折算的价值,实际上米是这个时代的硬通货,如果是购买其他非必需物资,这一亿两的价值还要更高。

  但钢铁提升产量,是国家工业和军事发展的硬需求。

  是无法避免的事情。

  大明当下的工业发展,已经到了瓶颈期,必须用大量资金来冲一下,重开这个瓶颈的话,工业水平和规模,都能再上层楼。

  如果不砸入重金,那么工业和军事甚至社会生活水平,都会受限于钢铁产量,而这个钢铁产量一旦被重金砸出来,那么相应的工业水平和产量上去了,就能带动其他行业继续发展。

  比如这个钱砸进去修好了贯穿中南半岛的铁路后,那么中南半岛的物资就能更好更快的运回大明,大明就能用宝钞继续去掠夺中南半岛的物资。

  而且工业现在慢慢有成为大明基本盘的趋势。

  毕竟农业发展只是饱腹。

  而工业强国。

  再说,砸进去的这一亿两,也是搞开采矿山和冶炼钢铁,以及修铁路,研发火车提升运输能力,属于国家基础建设。

  是拉动内需的法宝。

  市面上的物资越多,流通的资金越多,那么国家的财富就会越多。

  朱见济此举,是把钱变成国家的工业和军事实力。

  是投资。

  因此继续道:“当然,工部发展需要这么多资金,这是毋庸置疑的,别说这一亿两,就是后期发展还需要更多的资金,朕也会毫不吝啬的让户部拨款,增发宝钞而已,问题不大!”

  反正拨款也是宝钞。

  同时拨一亿两的相应黄金白银到中南半岛的大明银行分行当做准备金,以此稳定货币体系,不至于让着一亿两宝钞对中南半岛的货币体系产生冲击。

  杭敏一看陛下如此豪气,立即道:“陛下,既然国库有的是钱,要不要对大明电力集团追加拨款,让那五座水电大坝能尽快的修起来,毕竟南京如今已是不夜之城,其他繁华重镇的电力体系也可以加快速度,尤其是沿海那边,已经兴起很多工坊,可受限于电力,现在那边的商贾到京畿找到工科院购买的都是水力机床,工坊的成本很高,如果沿海发达的城市也能普及电力机床,对工业发展的推动效果将是无以复加的!”

  朱见济脑壳顿时疼起来,“钱是有,但不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