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75 博士答辩_科技尽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访的大佬们敲定了一个大型超算的合作项目。

  告别了这些繁琐的事务性工作,在每周最少三次组会的高强度讨论之下,陈理想也差不多理解了宁孑的毕业论文。在半导体之争告一段落的2018冬季,宁孑的博士论文答辩日期跟地点也已经确定,就在平安夜这天的宁园举办。

  ……

  2018年12月24日,星期一,燕北体大。

  对于许多洋溢着青春气息喜欢过节喜欢热闹的大学生来说,今天的确是个挺重要的日子,平安夜。

  尤其是对于陷入爱河的年轻人来说,今天又是约会的日子。

  很多时候也的确不能说华夏年轻人崇洋媚外,总喜欢过洋节。主要是华夏的传统节日,大都是以家庭团圆为主题的,而且比较严肃,真正适合年轻人出门庆祝热闹的节日着实不多。

  春节主题是小家团圆,中秋主题是小家团圆,端午主题还是小家团圆,即便是清明节——最好更是一家人完完整整的出门祭祀祖先,把团圆进行得更为彻底。

  也就一个七夕,搭配上浪漫的鹊桥相会主题听起来挺好的,但不放假不说,没人提醒,还特别容易忘掉,虽然被商家炒作了许多年,但也没掀起什么大热的节日气氛。

  不过最后确定在平安夜这边进行论文答辩还真不是宁孑的主意,主要还是得就着参与这次答辩一些学界大佬的时间。

  虽然一般来说毕业论文评阅人是匿名的,不过宁孑还是知道了评阅人的身份。陈理想找了两位评阅人,都是华夏两位微分几何的大佬级人物,苏之明跟施福申,都是华夏数学院的资深院士。但很难说这是宁孑的面子还是陈理想的面子。

  至于答辩委员会的组成就更夸张了,依然是超豪华的全院士阵容。

  比如答辩主席卢正月,答辩秘书范振华,专家评审除了苏之明、施福申之外还有阮执矩、郑彦思、胡之皥、苑敬衡。

  基本上整个答辩委员除了宁孑的导师陈理想不是院士外,其他全是院士,还大都是老牌院士。

  唯一一个较为年轻的苑敬衡,今年46岁,而且刚刚解决了一个复微分几何的世界难题,正是春风无限的时候。

  可以想象这次宁孑博士论文答辩的规格有多高。

  而且今天还是他的博士论文答辩专场,没有其他人,就他一个人有一天的时间进行这次答辩。

  所以陈理想也早早就通知了宁孑,他的答辩流程也跟其他博士生不太一样,鉴于他的论文是比较新颖的论题,所以报告时间可以延长到120分钟。要知道一般的博士毕业论文答辩,申请博士的报告时间一般都得控制在40分钟以内。

  当然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宁孑的毕业论文七十多页,包括他跟评阅人都认为能省去的地方不多,如果真要控制在40分钟内讲完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