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1章 三方博弈_混在三国当神棍【完结】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子的原因。

  “……自董贼之乱以来,风云变幻,朝野混乱,国本衰弱,社稷动荡,灾厄横行,百姓受苦。鱼龙混杂之间,有非常之人,成非常之事。主公之雄才大略,为上天所授……须知兵义者胜,守位以财,便可进退自如,游刃有余,立于不败之地……珠以辉映而皓日月,杰以齐心而平中原……”

  荀彧的措辞,可谓是既委婉,又坚定。

  他虽未切实明言,却用一些看似花团锦簇的话,委婉地点出了燕清势力之所以能这般广纳贤才,发展壮大,除了精于把握时机,自身能力超群,人格魅力强大之外,有一核心根本,便是始终据有大义之名。

  单是大汉朝的皇运,就已持续了数百年,早已深入人心,刻入学说,并非是董卓一时挥动的屠刀,便能杀干净的。

  活下来的,则更坚韧,更清醒。

  燕清宣扬晋江教义的举动,荀彧虽并未提出任何异议,却到底在心里埋下了阴霾。

  皇帝被掳,虽是飞来横祸,却也成了考验他忠心的机会了。

  燕清早在收到这信之前,就大概猜出了上头的内容,现不过是‘果然如此’的心情罢了。

  他若知情而按兵不发,虽能保存了一时的力量,不给那些如狼似虎的军阀们任何侵入的破绽,却丢掉了让人交口称赞的高尚道德和宏伟大义,也会寒了以荀彧为首的那些,将复兴汉室的理想和平定天下的希望,都寄托于他身上的部下的心。

  燕清微微一叹。

  其实荀彧不愿实言直谏,而要这么拐弯抹角,可不是对许久不曾谋面的他起了疑心,只不愿意相信这直觉么?

  燕清微敛了心神,将目光投向贾诩所写的那封。

  贾诩的答复,则贯彻了以往简洁明了的作风,就几个字——

  “可救,然需先作壁上观。”

  燕清心念微动,指腹在光滑细腻的纸张上大片留白处摩挲片刻,果然察觉出些不同寻常的皱褶来,就以腿勾了取暖的火盆来,将纸放在上头,小心烤了一烤。

  那被刻意写在纸偏上头的话底下,紧接着就浮现出了一小段的文字来。

  燕清:“……”

  难怪那日贾诩开口要走了那么多时令的橙子,光吃还不够,倒研究出这功能来了。

  三日后,燕清点了兵马,亮出救驾的旗号,大张旗鼓地往洛阳进军。

  朝廷尚不知消息已然走漏,还死揪着那块遮羞布不放,而燕清因无人催促,也就行得不疾不徐,还顺道将苟延残喘的袁绍势给打散了——只可惜他被家中所养的忠心死士护着,仓促往东逃了去,没能当场逮住。

  但袁绍那些走脱了一次的家眷,以及因跑得不够快,被再顾不上他们的袁绍给抛弃的谋士们,好运可就到了头,真正落入了燕清手中。

  倒是聊胜于无。

  然而就在燕清捎上荀攸,又增了五万兵马,要继续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