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八十章英迪拉的困境_一个人的抗日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尔印军集团包抄而去,再次惨败似乎已不可避免。

  偷鸡不成蚀把米,竹篮打水一场空,赔了夫人又折兵,令人感到沮丧和失望的词藻用多少都不显得多。战争没有按照英迪拉甘地所设想的那样迅速占据优势,充其量是打了个平手,印度在东巴获胜,巴军在西巴得利,但这样的比较是不公平的,东巴不会是印度的土地,但西巴的领土却已经丢失。特别严重的是克什米尔,只要巴军再将这支印军集团歼灭,克什米尔将再无可以抵挡巴军的力量。

  侵略者的帽子已经戴上了,国际上的孤立也是显而易见的,亚共体再次召开首脑特别会议,已经做出帮助巴基斯坦的决定,各成员国或出人或出钱,军队集结的速度超出了英迪拉甘地的估计,这让她有种掉入陷阱的感觉。成千上万的印军俘虏象牲口似的在拉合尔临时集中营展示给了各国媒体,受此鼓舞,伊斯兰国家正在改变观望的态度。据情报,伊朗、约旦、沙特等国已经开始向巴基斯坦租借飞机,使巴空军的力量并没有因为连番大战而有明显衰弱的迹象。而邻国阿富汗的激进派别武装正叫嚣着要进入巴境内,与伊斯兰兄弟并肩作战。

  而在预计中无法干涉战争的中国也做出了强硬的姿态,据情报显示,中国驻的部队已经进入紧急状态,气象台开始向地方传送天气数据,并且发来照会,谴责印度派遣七名士兵越过中锡边界测量中国领土,谴责这一行动严重侵犯了中国主权,声称保留进一步行动的权利。苏联也发出警告:中国有可能借道锡金进攻印度。

  还有美国,竟然派出特遣舰队出现在印度洋,虽然未采取实质行动,但在事实上却负担着支援巴基斯坦的运输船的护航任务。美国的行动出乎意料,使得苏联和印度合谋的封锁巴基斯坦的计划落空,苏联显然也不想与美国正面对抗,只是加大了空运军援的力度,但对战局的影响却大打折扣。

  “……英迪拉?甘地不过是个才智平庸之辈,试想一个因为成绩不佳而最终未能获得学位的家伙又能有何出色之处。她得以执掌印度政权实际上是仰仗其父尼赫鲁的影响,但她一未能恪守其父的不结盟政策;二不能使印度人民摆脱贫困,令印度的财政状况可以立足于国际社会;三不能遏制官员的,从她那个遗传了无能基因的儿子所开的汽车工厂就可以看出,其实她就是的根源。不过,我们可以确定一点,就是这个自大短视的女人与其父的结局将异常的相似。尼赫鲁因为狂妄自大,对中国发动侵略却遭到惨败而狼狈下台;英迪拉?甘地也将因为同样的原因,而灰溜溜地滚回家去……”

  英迪拉?甘地的手有些颤抖,在国内竟有媒体转载南洋联邦总统钟可萍的讲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