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三十七章 唇枪舌剑的会晤_一个人的抗日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建议作出积极的答复,因为这样做,可能显得是本国在军现实力上占据优势的对手面前作出了让步。

  黄历并不是心血来潮来揽下这个差事,而是经过了仔细的分析和研究才毅然出头的。在四月份的九大,林b作为毛zd的接班人,作了政治演讲:我们绝不可因为胜利,而放松自己的革命警惕性,绝不能够忽视美帝、苏修发动大规模侵略战争的可能性……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他们一定要打,我们就奉陪到底,中国革命的胜利是打出来的……

  从表面看,调子是好战的,但使人感兴趣的、而且耐人寻味、充满寓意的是演讲中强调,除非中国首先遭到进攻,他是不会发动进攻的。这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会减轻美国对于中国间接干涉老挝战争的决心。同样,演讲指出,美苏对中国形成了同等的要挟,这也就满足了中国所设想的三角外交的先决条件之一,即美国不应该被视为主要的敌人。

  对于苏联来说,如果不能使用核武器,沿中苏边界全线规模比较小的纯军事方面的流血冲突的继续,明显对中方更有利。在这种战争中,苏联常规武器的优势起不到决定性作用,而中方则能够利用自己的人力优势。所以,苏联以小规模武装冲突的继续会导致动用核武器的全面冲突相要挟,对,要挟的分量要大一些,实际使用的可能性是有,但不是很大。

  看来,还是由自己这个中间人提出建议比较合适,虽然并不新鲜,双方可能都想过,但这只是一个台阶。黄历长长吐出了一口气,对于周el的到来他很高兴,这说明在中国政府中,务实派的领导人有再度掌权的迹象,这对于收拾目前的乱局很有意义。

  “总统——”一个工作人员靠近过来。

  “咨政,不是总统了。”黄历笑着纠正道:“我知道,我知道,该回去向总统电话汇报工作了。”

  “呵呵,您永远是我们的总统。”工作人员笑了两声,退了开去。

  由于民族的关系,钟可萍对发生在中苏之间的武装冲突非常关注,虽然黄历再三宽慰她,但她不断很担心核战争会在中华大地上迸发。当然,与黄历在电话中交谈,也是她觉得很惬意的事情。

  …………………

  在黄历的掌管下,中苏双方的第一次会晤在九月十二日开始。不出所料,双方都力求强势,不肯向对手示弱,以免遭到各自国内“激进分子”的攻击,这也突出说明了双方关系的冷淡和不正常。

  没有记者和媒体,只有各自的随员,在会晤结束前,任何一方都不准向闻声赶来的媒体透露具体的进程和商谈的问题。作为和事佬,黄历笑语殷殷,力争缓和这种紧张的气氛,使会晤能有积极的结果,使两国从引向灾难性冲突的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