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零九章 南亚的复杂关系_一个人的抗日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米尔则能够断开巴基斯坦与外部大国的陆上联系,这样在未来与巴的冲突中,就能够将印度的国防前沿推至阿富汗一侧,有利于在军事上增强对巴的压力。印度总理尼赫鲁就曾说过:“没有克什米尔,印度就不会在中亚的政治舞台上占据一个重要的位置。”

  克什米尔正是具有这种极为重要的战略价值,使得印巴两国都志在必得,任何一方都不肯作丝毫的让步。

  在经过了第一次印巴战争后,印度控制了克什米尔地区大约三分之二的土地与四分之三的人口。巴基斯坦控制了另外三分之一的土地与四分之一的人口。按照联合国的决议,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最终必须由公民投票来决定。当时,印度考虑到克什米尔的数量优势,明白如果公民投票,必败无疑。所以,不断拒绝公投,而巴方则极力敦促执行联合国决议,为此而不断发生争论,但双方在能否举行、如何举行公民投票的问题上一直无法取得统一意见。

  能够说,双方在克什米尔的不断争论,涉及到了国家主权、民族尊严和民族感情,使之与国内党派政治纠结在一起,成为极为敏感的国内政治问题,同时也成为印巴间难以处理的核心问题和动荡之源。

  巴基斯坦现在占据了战场主动,未尝不想一举处理克什米尔问题,但现实上却是困难重重。印度在失败后正在进行全国动员,其资源和人口优势仍在,并且积极寻求外来协助。巴军虽然看似气势如虹,但弹药消耗、人员补充都已经接近极限,在面对有可能的持久战局面时,也显得顾虑重重,特别是国际社会的压力,使他们不得不调整自己要达到的目的。

  印巴战争自开始,便遭到了国际社会的严峻关注,九月二十三日,联合国通过了停火协议。九月二十七日,美苏两大国几乎同时发出呼吁,强烈敦促印巴两国接受联合国的停火协议,并向交战两国施加了强大的压力。自然,作为巴方的强有力的支持者,美国自然也与南洋联邦展开了外交蹉商,希望南洋联邦能够与美国协调一致,制止南亚的这场战争。

  美苏两国同时出手干涉,而且立场一致,不能不说是冷战时期的一件非常令人惊讶的事情。但从两国的立场来看,却又合情合理。

  在南亚,美国政策的重心在于印度和巴基斯坦,他有两个并行不悖的目标,一是要促成印巴和解,稳定南亚局势,从而巩固封锁链条中的南亚这一环;二是尽可能使印度放弃中立,进入西方阵营。带着这个构想介入南亚,与巴基斯坦的结盟,对印巴的大量援助,以及对印巴双方费力不讨好的调整,其目的都在于此。

  但现实证明,美国的两个目标一个也没有达到。因为美国远远低估了印巴间深刻的敌对情绪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