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九十六章 坤甸奥运会_一个人的抗日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其中,运动员的总数达到五千五百多人,其中女运动员人数达到七百三十二人,而本届奥运会的观众更是达到了一千余万人。

  南洋联邦为坤甸奥运会的投资,在当时是前所未有的,计划投折合当时的美元达30亿。除此以外,联邦政府还以国家的名义调用了全国的人力资源,至少十万内地农民被雇佣到坤甸,成为奥运会的建筑大军。这些人从此离开了农村,成为首都的新居民。在当时,南洋联邦的国民对奥运会抱有极大的热情,“艰苦奋斗”这样的口号并不仅仅是中国才有,也是那一代南洋联邦建设者的真实写照。

  如果以纯经济的眼光来看坤甸奥运会,它对国家的经济增长贡献并不如想象中的那样巨大。在奥运会举办期间,实际到南洋联邦的外国观光游客只有估计量的三分之二。但这种细末的缺憾远远不足以说明坤甸奥运会对南洋联邦的影响。在通过庞大的工业化基础建设后,南洋联邦在随后的几年里经济迅速腾飞,一九六八年超过英,一九七零年超过法国,一九七三年超过西德,成为继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

  而且,南洋联邦以奥运会为契机,继续深入地进行着改变国民精神和素质的工作。在申办奥运会成功之后,联邦政府便对国民,特别是对坤甸的市民提出了六项要求,以后逐渐成为国民的礼仪规范。这六条包括:对所有来会的外国友人,不分国家,不论身份,一律要热情接待;注重仪表,到机场接人一定要穿正规服装,不符合要求的人不能进机场;在观看奥运会所有项目的比赛时,无论哪个国家的运动员夺得金牌,都要热情鼓掌;不许随地吐痰、便溺;司机在行车时遇到行人时要礼让,保证交通安全及道路通畅;要做到文明素质教育从幼儿园抓起,从小就开始培养良好的个人素质和行为礼仪规范。

  可以说,南洋联邦借助奥运会,在培养国民礼仪素质上的工作获得了巨大成功,这让参加奥运会的外国人都感到惊讶。进入奥运会场馆观看比赛的南洋联邦国民,几乎每个人都携带着垃圾袋,当时的录像和电视转播可以证明,当时的现场如果说没有一片废纸是有些夸张,但确实非常整洁。

  只有改变自己,才能影响世界,这句话并不深奥,但能够做到的却不多。而黄历领导的联邦政府,通过奥运会向世界展示了国民素质教育的成就。而这样的影响是深远的,奥运会之后,包括美国、英法在内的很多国家都与南洋联邦签署了互免签证的协议,使南洋联邦的民众持有效的本国护照即可自由出入对方国境。换句话说,这是对一个国家的尊重,对一个国家民众文明程度的认可。

  蓝天上,几千只白鸽上下翱翔,五架飞机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