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零七章非正式会谈_一个人的抗日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坦公告被认为是同盟国与德国缔结和约以前的暂时的解决办法。苏联的想法和建议是使暂时的现状合法化、永久化。他们要求西方国家承认德国存在着两种不可调和的社会与政治制度:东德是社会主义,西德是资本主义,他们希望国际上能正式承认两个德国的存在,而且两国都愿意签署和约。

  而南北越的独立建国,对苏联来说并不是一个非要强烈反对的建议。相反,苏联并不支持北越向南方的军事行动,起码目前是这样的态度。维持现状,或许真的如黄历所说,是符合各方利益的举措。

  赫鲁晓夫不想与黄历继续就些问题深谈,他还需要思考,还要与手下的智囊们商议。他知道,此次非正式会谈只是试探,交换看法,并不意味着已成定局的事情。在他看来,南洋联邦只是个冲在前面的棋子,其表达的意思也就是美国的想法。

  既然赫鲁晓夫忿开了话题,黄历也不继续追问,而是旁敲侧击地说到了印尼共和国,“主席丈夫,您顺访印尼共和国的时候,可要睁大眼睛,仔细观察。一个骨瘦如柴的乞丐在短时间内如何补充营养,如何进行训练,也不会是一个职业摔跤运动员的对手。而且,这个乞丐,嘿嘿,将给您带来很有趣的感觉。”

  “有趣的感觉?对总统丈夫的这种说话,我倒是感到很有趣。”赫鲁晓夫不悦地说道。

  “等您看到了印尼共和国人民的生活,就会理解我话中所表达的含意。”黄历不以为意地冷笑道:“您会看到很多象原始人一样只在腰部以下遮点儿东西的印尼女人,但绝不是因为天气太热的关系。印尼人民还是很幸运的,因为他们住在暖和的地带,在他们的头上只需要一张屋顶挡住阳光和雨水就够了。如果说印尼共和国的人民现在最需要什么,我觉得大米和衣服是最合适的,而不是其他的什么东西。”

  赫鲁晓夫疑惑地看着黄历,午餐时间到了,双方的非正式会谈宣告结束。下午,双方就和平共处、友谊和经济合作的必要性等问题发表了一个合乎规格的演说。当然,非正式会谈就是这个样子,不会有什么实质性的协议,但双方还是各有收获的。

  苏联方面知道了南越要独立建国并加入联合国的外交行动,他们会仔细研究对策,或者会向北越方面也传达这样一种意思。那就是不能等靠,也要主动出击,以免落于被动。

  黄历则表达了自己的不满,并且提醒苏联人,印尼共和国即便得到苏联的经济、军事援助,也不会是南洋联邦的对手。正如他所打的比喻,印尼共和国是个骨瘦如柴的乞丐,而南洋联邦则是强壮的、经验丰富的职业摔跤运动员,可以轻而易举地将对手的骨头拧碎。

  第二百零七章非正式会谈

  第二百零七章非正式会谈,到网址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