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八十八章激战冲绳(一)_一个人的抗日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雨般的炮弹封锁了所有地区,给反攻日军造成极大的杀伤。

  激烈的战斗持续了一天一夜,日军的败势已经很明显,约五千名鬼子战死,伤者逾万。发出“全军北上”命令的牛岛司令官,又发出了“原位置复归”的撤退令。可是,回到原位置的又能有几个人呢?即便还有士兵钻回他们自己的地堡,他们身上也是伤痕累累,大部分人都被铺天盖地的炮火打懵了。

  日军的撤退是在夜里进行的,对美军不利的大雨也影响了撤退的速度。缠满绷带的伤兵被搀扶着艰难前进,老兵拄着步枪,军官一身泥水,垂头丧气,还带着战后的惊诧和恐惧。每逢炮弹在空中呼啸,大家就不顾一切地卧倒在泥地里,景象非常凄惨。

  然而,日本人做梦也没有想到,在这凄惨的撤退队伍中,已经混入了一个团的铁血军士兵。他们穿着破烂的日本军服,或者还伪装成伤兵,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地向鬼子的纵深前进。各自为战,奋力前进,击杀日军高级军官和联络人员,捣毁其通讯中心及弹药库,炸塌其重要屯兵坑道。这一颗颗定时炸弹,一旦渗透到位,将使日军在冲绳的整个防御体系陷入混乱。

  日军的“北上”反攻失败以后,首里防线兵力受到削弱。黄历和谢泼德趁机指挥联军迂回进攻,直指那霸—首里防线的关键所在,那霸市东边的三个山丘,折钵山、马蹄山和半月丘,统称为“砂糖块高地”。它们形成一个三角形,日军称之为五二高地。

  五十二米实际上是沂钵山的海拔标高。它是三角形防区的重心,位置最靠北。马蹄山在它西南,半月丘在它东南。马蹄山中间有一块很深的凹地,除了手榴弹以外,儿乎没有任何一种武器能打中它。日军在凹地里设有一个大口径迫击炮连,弹药充足,所有距离都精确测定并试射过,炮兵指挥官是一个经验丰富的关东军老手。

  范特尼上校指挥部队对“砂糖块高地”发动两次大规模攻击,只要这个高地被攻下,日军的首里防线便处于崩溃的边缘,但两次进攻均告失败。

  每次都是攻占山头阵地以后,被迫击炮火和日军的逆袭所击退。敌人的迫击炮准确得惊人,每炮打下来,总要造成伤亡。折钵山反斜面挖掘了深邃的屯兵坑道,炮火和炸弹根本无法摧毁。几乎就在迫击炮弹落下来的同时,日军反击部队扑向山顶,同美军展开了肉搏战。残存的美军败退下来,又受到马蹄山和半月山的机枪火力截击,伤亡剧增,许多人因惨烈的战斗患上了战争恐怖症。

  ““把全团都投进去吧”黄历制止了暴跳如雷的范尼特再次发动进攻的意图,“我派出部队分别攻击马蹄山和半月丘,你用一个连拿下折钵山表面阵地,其余连队用来加强和防守,对付鬼子的反攻。情况你也看到了,每次只投入一个连到一个营,敌人只用很少的兵力就牵制住我们。敌人的反击很有经验,我们花很高代价打下的山头轻易地丢掉了。我们的目的是拿下高地,而不是保存兵力。”。.。

  更多到,地址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