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四章攻坚_一个人的抗日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出了什么判断。”鬼子参谋见中队长脸色惶急,连忙追问道。

  “从枪声判断,敌人从四个方向同时发起了进攻,而南而应该是主攻,敌人正在由那个方向步步逼近。”鬼子中队长焦急的说道:“马上组织部队向南面反击,他们的进展太快了。”

  啊?鬼子参谋愣了一下,马上操起电话开始下达命令,但这时,已经有很多地方的部队联络不上了。

  经过长时间训练的主攻部队在本地游击队员的引导下奋勇前进,更为重要的是武器配备更加适合巷战。二十个班级突击小组更是优中选精,配备了一挺轻机枪、一支枪榴弹、两支短枪、两支狙击步枪,其他士兵则身手持上刺刀的长枪负责掩护,这样的火力长短搭配,轻重兼备。他们翻墙头、过小巷,小股多路,四处开火,造成了敌人的极大混乱。而且他们发挥优势,机动灵活,象鱼一样钻来钻去,放开手脚与敌人周旋。道道垣墙喷吐着火舌,条条街巷闪耀着爆炸的亮光,座座院落回荡着厮拼的喊杀声。

  突击小组负责袭扰,主攻部队的其他部队则稳步向前推进,一条街,一条巷的争夺,逐步压缩着敌人的空间。

  鬼子指挥官慌乱之下又犯了错误,就类似于苏联遭到德国突然攻击之后的反应。对于战争开始阶段的特点,苏联指挥部作了错误的估计,当时提出,在国家边界上依靠野战工事顽强防御,不准敌人侵人俄国领土,保证动员时间,然后以强大的反突击打退敌人的进攻,把战争转移到敌人的领土上去。根本没有考虑战略防御作战问题,排除了大量敌人突破到腹地的可能性。斯大林甚至把纵深防御看作是退却,而不断的给前线部队下令反击,反击,再反击。这就导致兵团依次交战,并使敌人获得了把兵团各个击破的机会。

  鬼子指挥官没有预测到铁血青年军突然打击的性质,更没有想到铁血青年军能悄然集中如此大的力量,并以强大密集群投入战斗。他们只是焦心于要将南面进展迅速的敌人击退,以便使各部能够向核心阵地集结,却没想到接到命令的日本军队的反击是批次投入。

  南面是确实是主攻,而佯攻部队在另三个方向的攻势也不弱,以便尽量多的牵制敌人,来配合这面的攻势。这也让镇内的敌人暂时陷入混乱,无法准确判断情况,而在突破口一次性投入绝对优势的兵力,也绝对会让敌人可能的反击无法奏效。

  突击小队的四处袭扰弄得敌人疑神疑鬼,迫使当面本已动摇的日本军官断然下了决心,率领残部退守中心街道一线,打算控制住这个打向纵深的出发地,等援兵到来再发动反击。

  趁着敌人撤退,铁血青年军又狠狠截杀了一阵,街口一带又遗弃下一批敌人的尸体。前后三次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