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一章交换_一个人的抗日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什么样的物资,才对解救集中营的侨民有帮助。”泰丽倒是没有怀疑黄历的样子,说道:“可以通过詹森争取一下。当然,我觉得还是应该有所行动,让他们知道这里抗日军的能力。你说呢?”

  黄历沉吟了一下,点了点头,说道:“我会派人去侦察,选择合适的地方采取行动。至于物资,我现在就可以告诉你。tbx近距步话机,tby中距电台,巴祖卡火箭筒,火焰器,这是紧急需要的,也是必要的。”

  通讯工具,保证部队之间联络的顺畅,使其能够迅速反应,相互支援策应,这是保障胜利的关键,黄历将其列在首位。至于火箭筒和火焰器,反倒没那么急迫,攻坚及反掩体作战还不是现在铁血青年军所能胜任的。

  泰丽不太懂这些,她以为黄历会狮子大开口,索要武器弹药,没想到黄历只对一些高科技的新型装备感兴趣。

  “就这些吗?”泰丽拿出纸笔记录下来,再次向黄历询问道。

  “情报资源。”黄历又竖起了一根手指,郑重地说道:“对于日军的调动情况,我们必须马上获知,否则我无法承诺保障他们的安全。”

  设立电台侦听情报组,这一方面是与盟军拉上关系,得到物资援助;另一方面,得水楼台先得月,黄历也有着这样的想法。提前获知日军的调动情况,也就占得了先机,可以对日军进行更有效的打击。

  “这个应该没有问题。”泰丽点头道:“毕竟现在已经达成了合作关系,他们隐瞒情报的行为可能会有,但涉及到铁血青年军,涉及到他们自身的安全,还是不会干蠢事的。”

  黄历含笑不语,泰丽说得有些道理,但为了保险起见,不能完全依靠英国佬的情报。幸好未雨绸缪,战前已经在西婆罗洲布置了谍报网,两种渠道互相补充,互相验证,才更加让人放心。

  “詹森发来电报,对热带丛林作战很感兴趣,希望你能允许被派来的人员进行观摩并学习。”泰丽将记录的物资清单收起,又对黄历探询般地说道。

  “美国军队不是在瓜岛之战中取得胜利了吗?”黄历有些诧异地问道。

  其实,美国军队在瓜岛能够取胜,一方面靠的是人数的优势,一方面是充足的补给,另外一个重要的因素则是日本人的死板教规和机械战术。

  在争夺机场的关键战斗中,日本鬼子采取了一贯的呆板战术:密集的正面、窄狭的区间、很高的冲击速度,极大的冲击动量。就凭这种战术,他们已经征服了辽阔的空间。没见过这样战阵的人,势必会发生很大的内心恐怖。因为他们几乎在眨眼之间,就冲到了面前。但在面对拥有强大火力的美军时,这恰恰象飞蛾扑火般地自取灭亡。

  在守卫瓜岛的美军眼中,日军的进攻总是在同样的地点,同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