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00 垂直起降超音速战机,必须搞_重生军工子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空中的消耗,那都是以万为单位。

  装满了燃油,也飞行不了多长时间。

  发动机使用寿命要是提升不上去,一台发动机动不动都是几百万,这飞机部队用不起,开发出来有什么用?

  “明白……”孙宏叹了口气,“之前确实我们陷入了误区,没有往这方面想过。”

  “这不能怪你们,很多科研,我们没经验,国外也不会把他们先进的经验教给我们。这也是突破。”谢凯并没有去数落对方,“你们取得的成果已经非常大了,一个方向走不通的时候,就调头向另一个方向寻求突破,很多时候会有惊喜的……”

  孙宏深以为然。

  谢凯在知道结果后,直接找了廖东风。

  “全力配合技术团队,老规矩,不用等前一台的实验完成,改进了部分就继续生产样机,我们没有足够的时间等待。另外,过阵会有一批苏联发动机专家到这边,提前做好保密工作……”

  “苏联发动机专家?他们是来这边指导我们?乌克兰的那些专家,一个个拽得不行,关键的东西问了也不说……”廖东风对苏联专家不感冒。

  在他认为,任何技术,都需要自己突破,自己掌握。

  自己有了,才是真的有,不求人。

  “不,他们是来工作的,帮我们干活,给他们挣工资。”谢凯的话,让廖东风很不理解。

  还没等他问明白,谢凯就离开了。

  只留下他自己在这里琢磨。

  对于苏联专家,谢凯也没有了以前的热情,毕竟基地里面那批人干活也不认真不是。

  现在涡扇-6g发动机能取得突破,跟那些苏联人谈,也就容易了。

  “垂直起降设计?谢总,咱们现在的设计都花了很多年,如果要重新改型设计,增加向下的起降付诸发动机,会破坏整个现有的结构设计……”霍海源没想到,谢凯在给他们带来好消息的同时,又带来了这么不好的消息。

  谢凯居然提出,要在起飞距离本来就很短的超-7乙上增加升力发动机,后期还需要更换可大角度偏转尾喷口的矢量发动机。

  这不仅是对他们设计团队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对发动机提出更高要求。

  “先把项目搞起来。我们需要先进的舰载战机。”谢凯脸色很严肃,“要搞航母跟两栖攻击舰,就不能没有这东西,否则以后我们没有垂直起降战机可用。”

  “不是有直升机吗?”不是霍海源不想搞这个。

  谢凯提出的,技术上都很难实现。

  国内连基础的涡轮风扇发动机都没搞定,带偏转喷口的矢量引擎,那更是不知道如何下手。

  “直升机要是能解决问题,需要搞这个?再说了,直升机难道可以做到超音速?”谢凯白了这位大佬一眼,“现在建造的航母,如果装备我们海军,哪架战机可以着舰?靠着没有战斗力的超-7a?”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